一、位置:新竹縣關西鎮東山里湖肚4鄰
二、受訪者:張宋玉英(92歲)、張進發(55歲)
三、伯公類別:茶園崗伯公
四、起拜年代:約西元一八三三年
五、伯公建築: 紅磚、水泥構築
六、內部設施:
(一)屋頂彩繪,樑上有太極圖案
(二)神龕:(1)水泥雕塑噴金粉之顯龍 (2)伯公神像[石雕]
(3)龍門簾:水泥雕塑噴金粉 (4)香爐:兩旁由兩隻獅子拱著
(5)茶龕:奉茶的小茶几
七、好兄弟:台灣稱無人祭拜的孤魂野鬼為好兄弟,每逢中元節普渡
時即祭拜好兄弟。
八、楹聯: 1、伯公祠內:福佑合境威靈有感揚正氣德庇群黎顯赫無疆豪神庥。
2、伯公門口:茶園崗高垂萬載伯公龍顯繼千秋。
3、拜亭支柱:福惠萬家歌受日德覃(ㄊㄢˊ)四境頌堯天。
九、附屬設施:(1)伯公祠門口石獅一對:左為雄獅右為雌獅,腳為四爪,具台基
(2)金爐:不鏽鋼製
(3)天公爐:兩旁由兩隻獅子拱著,具台基、屋頂。
十、祭祀戶數:約八戶
十一、祭祀範圍:湖肚第四鄰居民
十二、經常維護人:張進發
十四、地方軼事:
(1)茶園崗伯公位於關西鎮東山里湖肚,立益高爾夫球場對面不遠處的低矮山丘,以前曾是滿佈茶園。地方耆老張宋玉英女士說:「開墾時期常與生番發生紛爭,張鴻水(父母的姓名待查)先生為了鎮壓生番及保護大家,因此而設立的茶園崗伯公」。
(2)重建前的茶園崗伯公以簡易的砌築而成,因年久失修,屋頂右上方已缺損,壓克力板的伯公神像也破碎,面積又太小不到四坪,經過土地施主張進發先生、羅慶光先生、重建委員的委員們以及地方善男信女的捐款,於民國98年5月21日重建,同年11月23日落成。
(3)92歲高齡的張宋玉英女士憶起茶園崗上的採茶人,雙手化身蝴蝶般在茶樹間飛舞不停,嘹亮的山歌滿山叟(情歌對唱、互罵、吟詩等)傳遍整個山谷,讓人提起精神採茶更有勁也不覺疲勞。在民國40年代湖肚三叉口是關西地區茶葉生產的集散地,每天平均有數十噸的茶菁由此地買賣,可說是商販雲集的大市場。
一、位置:新竹縣關西鎮東山里四寮11鄰
二、受訪者:朱乾昌(90歲)
三、伯公類別:田頭伯公
四、起拜年代:約西元一八八八年
五、伯公建築: 石板小屋(燕尾脊),具台基
六、內部設施:(1)伯公祠內正面的牆壁上刻有福德正神之香位
(2)伯公神像 (3)香爐:石雕
七、楹聯: 伯公祠門口[福庇千家新雨露 德敷萬姓舊沾濡]
八、附屬設施:(1)供桌:石材具台基,大理石桌面
(2)天公爐:石材
(3)金爐:石材具台基,門的上方書寫金庫二字,兩旁楹聯已模糊不清。
九、祭祀戶數:約十戶
十、祭祀範圍:四寮居民朱屋、范屋、游屋、龍屋等。
十一、經常維護人:朱屋家族
十二、地方軼事:
(1)四寮是金廣成墾號,四大股東之一張木新的墾區,建立公館於今四寮十一鄰,今社區販賣中心附近。四寮、七寮、八寮、十寮、大竹坑一帶是關西鎮最慢開發的處女地,歷經清朝、日據、中華民國三朝,在短短的兩年間開發完成。
(2)在三、四十年代四寮居民有數十戶人家,為典型的農村。由於工業化的崛起,工商社會的多元變化,造成人口的流失、土地的荒廢,唯一的仁和國小也裁撤了,行政區劃則由仁和里和明湖里合併呈現在的東山里。
(3)政府提倡閒置空間再利用,民國76年裁撤後的仁和國小,經由文建會的補助下,於95年硬體修繕完成後,以金廣成墾號為館名,即金廣成地方文化生態館,以發揚地方文化為特色,保護自然生態資源,發展地方文化為目標。
(4)大鼓亭:位於打牛崎步道上,1862年金捷成羅集成、連奎心合夥開墾湳湖一帶,為防生番出草防線移至湳湖-獅子棟-老虎山,獅子棟設有益寮,發現動靜即傳大鼓亭擊鼓之防衛。大鼓亭有如長城的烽火台,是個防守的好地方。
一、位置:新竹縣關西鎮東山里八寮13鄰
二、受訪者:蔡光隆(71歲)
三、伯公類別:開庄伯公
四、起拜年代:約西元一八八五年
五、伯公建築: 石板小屋(燕尾脊),具台基
六、內部設施:(1)伯公祠內正面的牆壁上刻有福德正神之香位
(2)伯公神像:石雕 (3)香爐:石雕
(4)茶龕:無
七、伯公樹: 相思樹(1米30)
八、楹聯: 1、伯公祠門口上方
2、伯公祠門口兩旁[福聚一鄉歌樂土 德緣萬富慶豐年]
九、附屬設施:(1)供桌:石材具台基,前面的圖騰中間為麒麟、兩旁為花。
(2)天公爐:石材具台基
(3)金爐:石材
十、祭祀戶數:約十五戶
十一、祭祀範圍:1、八寮居民林屋、蔡屋、陳屋等。
2、遷移他鄉的老鄰居,過年過節都回來祭拜。
十一、經常維護人:蔡姓家族
十二、地方軼事:
(1)八寮、九寮是金廣成墾墾首蔡華亮的墾區。沿竹28線到2.45K處進入山區,經過古色古香的開庄伯公到有民居處即是八寮聚落,也就是金廣成墾號墾首蔡華亮當年建立公館之地,遠離公路,隱在山林之中,非常恬適自然。
(2)蔡華亮生於1851年龍潭九座寮,年少因地緣關係,在大溪地方謀生,後被清政府徵招為隘勇兼製腦,官拜哨官(相當於今日之連長,管轄百人),後遷居關西三屯,1885年始於八寮定居。
(3)1886年清政府在大溪設立撫墾局後,1887年蔡華亮..等到大溪申請開墾。因當時大溪與大竹坑一帶恐生番來襲的關係,第一組張木新最先選擇四寮(近外平地)。第二組周寶源說:我在七寮製造過樟腦,七寮給我好了。第三組蔡源旺(蔡華亮)知悉八寮坪好地理說:我在八寮打過園(種番薯),將該地給我好了。最後徐阿連說:你們怕死,近番界之十寮殘額給我。其實他是牽番婆變成生番有親戚(金廣成)比較安全。
(4)1895年輕政府把台灣割讓給日本,日本政府於接收時發生唐景崧事件,蔡華亮組織民兵與日軍對抗於坪頂埔(今新竹縣新埔鎮之仿寮地區),於同年2月3日被日軍火銳射中頭部,死於坪頂埔之樹林中,後由其子蔡復昌前往收屍並繼承家業。 蔡華亮之骨骸葬於八寮蔡家祖墳,其子孫敘述蔡華亮之骨骸,軀體四肢皆完好,獨缺頭顱。
(5)八寮開庄伯公祠是以精緻石板砌築而成,包括供桌、石椅、天公爐、金爐、地面也鋪以石板以防雨水沖刷土地而傾倒。數年前大家樂盛行時,常有外地人來膜拜,石雕的神像也不翼而飛,如今供奉的伯公神像是新潮的木雕彩繪神像。
留言列表